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 >学习园地>学习园地

王维佳、李祖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角色冲突与调适

供稿:范军     供图:范军     编辑:孙秋实     审核:孙秋实    日期:2021-08-12    点击量:267
角色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与工作中所处的地位及其所履行的行为规范。角色总是伴随特定的身份,与一定的社会位置相联系。如果想成功扮演某种角色,就必须先形成角色认知,了解所扮演角色应具有的行为规范与行为方式,逐渐养成行为习惯,形成角色行为模式[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青年教师一般是指高校中从事思政课教学和科研工作的40周岁以下的教师。他们既要承担一般高校教师的教书育人角色,又因为思政课的政治属性,肩负着特殊的政治责任角色。他们往往从获得角色的那刻起,就承担着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培育时代新人、探索教学改革等方面的任务。随着青年教师角色意识的增强,其最终将这一认知内化于心,形成教师特有的自尊心与荣誉感,并将其视为行动的指南[2]。在此过程中,由于青年教师在社会中扮演角色复杂,各种角色都有各自的角色期望,由此会产生角色冲突。如何调适青年教师的角色压力,解决角色冲突,对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与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角色认知与角色实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种知识教育,本质上更是一种信仰教育,思政课青年教师要坚信自己对学生进行的信仰教育是正确的,并将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视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1.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者思政课是一门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且科学性与政治性高度统一的课程,有鲜明的意识引领与价值导向作用。对于思政课而言,政治性是第一位的。能否讲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应守好价值引领的初心,传授知识,坚持真理,传播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科学的理论,蕴含着强大的力量和智慧,作为思政课教师应坚持真理,传播真理,用科学的理论引导学生。当前的青年学子都是“00后”,成长于21世纪,是一群思想活跃、敢想敢拼、独立意识强烈的新青年。面对复杂多元的价值取向,他们在思想上容易产生困惑和迷茫,需要人给予正确的引导。青年思政课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多年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典籍,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这群青年教师往往刚步入职场不久,在语言风格、性格特点等方面更容易与学生亲近,从而通过“朋辈教育”向学生传播信仰,帮助学生解决思想意识上的不确定因素和人生道路上的思想困惑,促使学生坚定政治信念,增强政治判断能力。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要守好意识形态的“责任田”,不断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和政治素养。这就要求思政课青年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要树立政治理想,把握好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提高政治能力,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青年教师应具有一定的政治敏感度,自觉地将政治标准放于首位,加强培养自己的政治眼光、政治头脑、政治能力,做到真钻研、真信仰、真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心中笃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理直气壮讲政治,才能不断造就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青年[3]。青年教师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传播科学的真理和先进的思想。一方面,真理性的东西是不会自发进入学生头脑中的,青年教师应不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使科学的真理源源不断地入耳入脑入心;另一方面,青年教师要敢于直面批判各种错误的观点与思潮,引导学生分清善恶,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克服消极思维的束缚,从而澄清学生价值观上的认知误区,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2.时代新人的培育者新时代思政课的教育性赋予青年教师育人的使命。一方面,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已经成为国家大战略命题。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和民族就有希望,教师是立教之本,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理所应当将宣传党的思想、培育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微信公众号:思政学者)当代青年学生不论思想如何活跃、意识如何独立,他们始终是“一名青年”。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他们需要有合适的教师“指点迷津”,指引未来的方向。另一方面,作为青年教师,更应该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学生交流的时候,提升其对理想信念的认识,指导青年学生将自己的理想与国家民族复兴的目标达成一致的情感认同,实现自身价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教师与青年学生既是追梦人,也是圆梦人。青年教师大多毕业不久,与学生年龄差距小,代沟少,容易与青年学生接触、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顺畅开展的助推器。首先,思政课青年教师要利用好年龄相仿、阅历相近的优势扎根教学,融入学生,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尊重。青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青年教师要怀揣爱国之志,心系立德树人,引领青年学子在思想上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帮助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书写无悔青春,做新时代的开拓者、奋进者。其次,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青年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以个人的言语谈吐、个性气质和人格品质提升教学的吸引力。一方面,教师高尚的人格与优良的师德师风易成为学生做人为师的行为规范与价值标杆,使学生内心产生认同感与尊崇心,更容易亲近教师,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另一方面,青年教师与学生相似的性格特点与兴趣爱好容易增加二者的共同语言,拉近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而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的行事风度和人格魅力,更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增加思政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青年更应关注青年、理解青年、支持青年。通过和谐师生关系,青年教师不断提升思政课对青年学生的亲和力,增强他们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为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3.教学改革的探路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在不断与时俱进,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更新理论,加强学习与研究。一方面,思政课教师是新思想和新理论的宣传者,对于国家和党的重大举措、重要思想、观点应及时学习,并结合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设计方案,调整教学思路,将理论更好地融入自己的课堂中;另一方面,当代青年学生学习手段丰富,知识面广,他们所吸收的社会习惯、民俗传统都已发生巨大的变化。思政课教师应“因势而新”“因时而进”,创新思考,用新的方法、新的视角研究、分析教学,“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进行教学实践。青年教师思维较灵活,善用高科技产品,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对新事物、新知识具有较强的现代意识与创新能力,在了解学生以及抓住学生关心、关注的话题等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是学习科研与教学的重要力量,理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创新,敢于改革。首先,青年教师要力行于课内,聚焦问题、贴近学生,抓住“正在发生的”、同学们“正在迟疑的”、“对比最鲜明、反差最大”的教学案例,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理论说服力。一方面,青年教师通过科研进行知识创新,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当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最新成果反映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将枯燥、难解、艰深的理论转变成学生可接受的知识与思想,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青年教师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热情积极地沉浸在学习中。在当前网络时代,学生们热衷于各种各样的网络教学技术,青年教师要结合当代大学生思维特点,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掌握网络话语权,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进一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空洞的理论嵌入形象、具体的史实中,提升思政课吸引力、感染力。其次,青年教师要力行于课外,深入了解青年学生的专业背景、学习任务、就业规划、业余生活等相关信息,科学地把握学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授课中有针对、有侧重地设计教学内容,进行精准施教。一方面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根据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历史知识、哲学思维的差异,从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出发,组织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的教学活动;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提升学习主动性。利用互动、开放的教学模式以及合作、研讨的学习方式,促使师生交流、互动,最终达到共同成长。建立注重学习过程和学生发展的评价标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观。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青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专业背景、职业规划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社会考察、实践。鼓励学生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参加锻炼、撰写心得,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借助学校、社会的力量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和国情教育,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全员”育人成效,推进教学改革创新。

二、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的角色冲突

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是刚步入职场的社会新人,与学生时代相比,物理场域仍为学校,但是角色身份却从台下变到了台上,从知识接受者变成了知识输送者,同时也增加了学生时代所没有的其他社会角色,这些转变使得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一些较为特殊的角色冲突[4]。换言之,在工作中,青年教师的多元角色扮演并非一帆风顺,时常会遇到干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角色缺位:政治理论学习与政治素养的缺失思政课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弘扬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渠道[5]。高校以立德树人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应把思政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实现全程与全方位育人。在实现“三全育人”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的地位尤其关键。思政课教师个人素养、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进步、课堂建设、学校发展、社会和谐都有重要的意义。个别青年教师存在角色缺席与越位现象,如有些青年教师政治意识缺乏,认为教授思政课是一份纯业务性、纯学术性的工作,虽然在课堂上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但内心深处并不信服马克思主义;个别青年教师缺少作为思政课教师的政治责任感,将思政课教学看作挣钱养家的一种手段,排斥专业学习之外的各样活动;部分青年教师政治信仰淡化、政治敏感度欠缺、理想信念模糊不清、课外很少看书看报,不关注国家社会变革局势,不注重对自身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的提升,更谈不上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信仰来教育学生,更有甚者认为政治理论方面的学习不利于他们的思想自由。因为对马克思主义做不到“真信、真学、真教、真用”,对政治理想追求淡薄,所以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敏感性话题,在课堂教学中也难以理直气壮,不能很好地将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情操教育等贯穿教学活动中,无法让学生对思政课入脑入心。2.角色扮演能力不足:教师与学生关系失调在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青年教师,更应发挥自身优势,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然而,因为经验不足,教学能力欠缺,部分青年教师在角色扮演方面呈现出师生关系失调的问题。一方面,思政课教师承担着理论教育的重担,同时肩负着开导学生思想、辅导学生心理的重要任务。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把握思想和价值判断的尺度,从而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找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心与心的交流,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与其说是教出来的,不如说是教师感染的结果。所以,青年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道德权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与言行力量使知识与理论从“指尖”直抵“心尖”。(微信公众号:思政学者)另一方面,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授者,也不是不可侵犯的角色。思政课教师要尊重学生、走近学生,善于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青年学生的性格特点,体察和理解青年学生的需求,担当起学生知心朋友的角色。青年教师更应发挥年龄优势,倾听学生的呼声与意见,换位思考,和学生平等相待,设身处地地了解学生的情感,互相坦诚,对学生谆谆教诲、循循善诱,从学习、生活、交际等方面关心他们,用心聆听学生的心声,解答其心理困惑,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由上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道”与“友”的角色扮演上,部分青年教师面临严重的角色冲突,常常陷入角色转换的矛盾中。3.角色定位不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失衡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的重要职责,但是对于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思政教师而言,限于时间和精力,往往难以兼顾二者。一方面,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招聘的青年教师一般都具有博士学位,部分还有留学背景,这些青年教师在读书期间已经习惯了科学研究的节奏。进入工作岗位后,往往教学与科研双肩挑,教学工作量大,科研任务重。青年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因为面对不太熟悉的工作领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课程教学。随着经验的积累,青年教师在熟悉课程以后,承担的教学任务会逐渐增加,面对每周重复的教学内容的讲授,部分青年教师易滋生倦怠感,而教学任务的繁重,使得科研工作不得不处于半停滞状态。另一方面,随着教师末位淘汰制、竞争上岗制、非升即走制、聘任制的出台以及“职务职称终身制”的破除,青年教师受到较大的冲击,在这种环境下,部分青年教师为了评定职称,将重心与精力放在科研项目与论文发表上,忽视思政课程改革与开发的重要性,未能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角色职责。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自入职以来,就承受着科研与教学的双重压力,如何平衡好二者的关系,对于青年教师进行良性健康的职业发展规划、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角色冲突的调适策略

青年教师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重要生力军与后备力量,其在自身政治素养的提升、处理与学生关系、教学与科研关系方面的角色压力对其职业生涯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青年教师如何缓解角色压力,调适角色冲突不仅关乎其个人角色价值的实现,而且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青年教师政治素养的提升政治素养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所应具备的首要素养。作为思政课教师,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做好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思想基础和重要基石[6]。首先,思政课青年教师要有科学的角色定位。作为大学思政课教师,自身要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强化政治底线思维,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一方面,青年教师要自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加强对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通读与钻研,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另一方面,坚定角色认同,增强职业归属感,思政课青年教师应明确自身角色,及时更新角色意识,树立极强的政治领悟能力,不断加强社会责任感,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党的教育方针以及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职业理想,并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行为中。思政课青年教师只有真正热爱这一职业,确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认识与信念,才能以真情打动学生,将积极乐观的情绪、健康向上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才能始终坚守政治底线、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与师德修养。其次,高校要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严把质量关,提高青年教师入职条件,将政治信仰作为入职的基本要求,增强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是建立健全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机制。以党支部为单位采取集中学习、开展讲座等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加强对青年教师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提供实践平台,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感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二是树立师德师风的先进典型,组织青年教师学习、交流,并将政治信念、职业素养、师风师德等纳入青年教师年终考评、奖励评优、职称考核、岗位聘用等范围中,建立青年教师师风师德档案,强化对青年教师政治素养的要求[7]。三是加大青年教师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广泛吸纳青年教师骨干参加组织活动,如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党校培训活动,在教师岗前培训中加入党史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等内容,提高其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此外,学校定期对思政课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情况进行调研,关心青年教师的工作与生活,把握其思想动态,进一步了解青年教师的工作与生活压力,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困境,增强青年教师的归属感。最后,教育主管部门强化顶层设计,使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应深入调查并把握思政课青年教师思想、工作、生活各方面发展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精准出台相关政策,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保障,规范其权利与义务,进一步推动青年教师政治责任意识的提高。学校相关领导要积极推动思政课建设良好氛围的形成,为思政课青年教师增强角色认知、提升政治责任感,创造良好环境[8]。2.青年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调整思政课青年教师具有组织者、管理者、咨询者等多重角色,其在角色扮演时要努力激发角色情感,提高角色扮演的自觉性。角色情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长期的修炼与积淀,尤其是在对学生的情感上,不仅要向学生传“道”、与学生交“友”,还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首先,青年教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明确自己的角色责任,坚定自己的教学信念,要对教师这一职业具有理性的思考,对所从事的教育活动以及自身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要有清醒的认识,从而担负起学生引路人的重责。年教师要有道德情操,要坚守道德底线。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认知与行为。青年教师要在学生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就必须正己修德、以德立身、以德施教,时刻注意为人师表应言行如一,自觉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身教胜于言传,青年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观,而且要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成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微信公众号:思政学者)青年教师要有扎实的知识。知识是教师的底气,青年教师要不断适应新环境、新情况,更新思维,构筑新的知识体系,掌握新的技能手段,以强大的学识魅力与爱岗敬业的动力,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创新理论思维的引路人。青年教师要有仁爱之心。心怀学生、爱护学生是教师道德自觉的体现。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所传之道被学生接受、内化于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爱。青年教师要把热爱学生作为一种心态、一种责任,以伟大的教育情怀关爱学生,承担起引路人的角色。其次,以学院为单位建立“传帮带”机制,邀请具有多年教学经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向青年教师传授与学生相处之道,指导青年教师如何解决与学生相处时出现的角色冲突问题,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将青年教师带入老教师的课堂上,学习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协调与学生关系上的方法,发挥“师带徒”的新作用。此外,学校应根据青年教师角色扮演的实际困境,制订切实可行的心理辅导计划,将其纳入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中。邀请专业的心理学专家学者为青年教师开展心理辅导讲座,对有需求的青年教师进行心理纾解,帮助青年教师掌握常见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指导青年教师了解、掌握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问题,从而缓解心理压力。最后,学校要建立激励机制,将青年教师培养学生、帮助学生、指导学生的成果纳入绩效体系中,量化奖励标准,让青年教师“各尽其能、各展其长、各得其所”,激发青年教师教学改革的活力,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激励青年教师重视育人,将教书与育人合二为一。3.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平衡首先,面对沉重的教学与科研压力,思政课青年教师要自我调适,把握角色本质,努力做到科研为教学服务,理直气壮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当前,“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9]。青年教师要将研究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在教学与科研中,始终不忘提升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水平,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学科、学术和专业中,在教学实践中寻找科研的灵感,找到研究问题的切入点,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科研水平,为讲好思政课提供坚实的学科理论支撑[10]。其次,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年教师教学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功比赛,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实行导师制,通过有经验的老教师指导与帮助,引导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弥补教学经验的不足。此外,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讨论形式的评课会,引发青年教师教学反思,激发其授课热情。鼓励青年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研究能力[11],进一步加强教学和科研之间的互动,同步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使青年教师从中获得满足感,找到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平衡点,从而形成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青年教师队伍。综上,思政课青年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面对种种角色冲突与压力,青年教师应将角色扮演和预期目标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教学手段、教学效果与师生关系等进行反思与总结,在从教的职业道路上逐渐实现自身成长和自我价值的提升。

地址 : 吉林省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福祉大路1016号 | 邮编 : 130122 | 联系电话 : 0431-84535002

©2017-2024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