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吉林省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福祉大路1016号 | 邮编 : 130122 | 联系电话 : 0431-84535002
©2017-2024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All Right Reserved.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教 学 日 历
上课周数__14_ _周 讲课教师: 石淑梅 刘岩 胡艾筠 席智芳 魏宇峥 陈洪彦 讲课教师职称:副教授、讲师、助教
讲 课__ 28_ 学时 课程__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_全院_18 年级
实验或上机_ 0_ 学时 教材名称及作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本书编写组
总 学 时 28__ 学时 2020——2021学年 第一学期
周次 |
讲 课 |
|
课后作业、思考题或 预习内容 |
|
|||||||||||
|
|
授课内容摘要 |
时数 |
目的和要求 |
时数 |
|
|||||||||
|
第 1 周 |
绪论 一、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线索 二、开设和学习这门课的意义 三、学习这门课的方法 |
2 |
让学生大致了解本门课的主要内容和线索。学习本门课的意义和学习方法。 |
|
前言部分 |
|
||||||||
|
第 2 周 |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
2 |
要使学生对毛泽东的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
|
P18-1题 |
|
||||||||
|
第 3 周 |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一、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
2
|
对毛泽东的思想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基本的把稳。 |
|
观看故事片:《走进毛泽东》布置一次课后作业写一篇观后感,学习伟人毛泽东哪些优秀的品质。 |
|
||||||||
|
第 4 周 |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
2
|
使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深刻了解近代中国国情及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
|
近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是什么﹖ |
|
||||||||
|
第 5 周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
2
|
使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过程及革命的基本经验。认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
|
P43-1、2、3题。 |
|
||||||||
|
第 6 周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
2
|
使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过程及革命的基本经验。 |
|
P43 -4题 |
|
||||||||
|
第 7 周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
2
|
了解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掌握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性、可能性。 |
|
P63-1题 |
|
||||||||
|
第 8 周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2
|
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懂得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它为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今后一切社会进步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P63-3、4题 |
|
||||||||
|
第 9 周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 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第二节 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
2 |
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前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既有重要成绩,也有失误和教训,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
|
P83-3题 |
|||||||||
|
第 10 周 |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
2 |
使学生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背景、条件、过程,了解邓小平个人生平 |
|
P117-1题 |
|||||||||
|
第 11 周 |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
2 |
了解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 充分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及意义 |
|
P118-2、3题 |
|||||||||
|
第 12 周 |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
2 |
帮助学生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意义、形成背景、核心观点、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
|
P144-2、3题 |
|||||||||
|
第 13 周 |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
2 |
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
|
P171-1、2、3题 |
|||||||||
|
第 14 周 |
期末考试 |
2 |
|
|
|
|||||||||
注:1.本日历一式三份,一份交教务处,一份交系主任,一份由本人留存。
2.本日历由系主任负责组织检查。
系主任__________________(签字)
2020 年 7 月 2 日
地址 : 吉林省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福祉大路1016号 | 邮编 : 130122 | 联系电话 : 0431-84535002
©2017-2024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