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 >课程建设>学科介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建设方案

供稿:赵启迪     供图:赵启迪     编辑:马迪     审核:马迪    日期:2020-11-04    点击量:684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学分/总学时:3学分/ 48学时

周学时/教学周:3学时/1-16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面向专业:全校各专业

一、课程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课程综合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主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思维方法认识各种社会现象,处理各种实际问题;使学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掌握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学时分配

章节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合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2     

8

6

4

8

6

4

2

2

2

2

2

4

10

6

6

8

8

4

2

合计

40

8

48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导论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四、自觉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实践教学

观看电影《青年马克思》,撰写观后感,以小组为单位,择优发言,每人交纸质稿作业。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努力做到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

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二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四、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三、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实践教学

开展时事评说活动,要求学生以本章学习过的哲学原理深入分析近一年来发生的热点时事。每组派1-2名代表上台发言,其他同学上交纸质稿作业。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联系发展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

第一节  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二、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及其规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

第一节  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实践教学

开展时事评说活动,要求学生以第二章和第三章学习过的哲学原理深入分析近一年来发生的热点时事。每组派1-2名代表上台发言,其他同学上交纸质稿作业。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四、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

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第三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第二节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

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实践教学

    举办知识竞赛活动,知识点涵盖第一章至第五章,以组为单位派代表参赛。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学习和掌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科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正确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深刻理解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四、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一、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二、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第三节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三、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认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

第一节 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一、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三节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一、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

二、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四、使用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修订版)  本书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必读书目

《共产党宣言》 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新星出版社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人民出版社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课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含平时表现和期中测验;实践课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期末考核全院统考,采取开卷考试形式,题型含单项选择、多项选择、辨析、论述、材料分析等。


地址 : 吉林省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福祉大路1016号 | 邮编 : 130122 | 联系电话 : 0431-84535002

©2017-2024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