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吉林省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福祉大路1016号 | 邮编 : 130122 | 联系电话 : 0431-84535002
©2017-2024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All Right Reserved.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分:3
总学时:48 理论课时:28 实践学时:20
开课学期:1
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面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价值取向,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修养和法律素养。
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总学时数(48学时)
(一)理论教学(28学时)
(二) 实践教学 (20学时)
1.实践教学目的:
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重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效果。在真实的服务实践中,真正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
2.实践教学的目标:
(1) 加深学生对本课程基础理论的理解
(2) 拓展思考问题的维度
(3) 将外在的道德法律规范内化,做到知行合一
(4) 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公民意识,成为好公民
3.实践活动的做法:
(1)班级学生分组,每组10-15人
(2)各小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3)每次活动都要做好完整的记录,包括参与人员签到表,实践的过程记录(文字说明和照片资料)
三、授课方式
课堂理论教学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延伸和深化本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理论教学式、问题讨论式、课堂问答式、案例启发式、调研教学式、现场交流式、主题辩论等,理论教学同时,同步辅导评价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效。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总成绩给定:期末考试50%,平时成绩50%。
平时成绩给定:出勤10%,课堂笔记10%,自学自讲10%,
观看视频讨论发言10%,读书感想讨论发言10%。
地址 : 吉林省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福祉大路1016号 | 邮编 : 130122 | 联系电话 : 0431-84535002
©2017-2024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