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吉林省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福祉大路1016号 | 邮编 : 130122 | 联系电话 : 0431-84535002
©2017-2024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All Right Reserved.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副教授 邬佳触动心灵厚积薄发
作为采访组成员,再次研读《习书记来到学生社团活动中心》专题报道,有一种直击人心的触动。
走进学生群体,家常式的聊天,都是与学生成长有关的话题,直入他们心坎;一次次点赞,为一所普通的民办高职院校教育理想的坚守,为一群普通高职学生的蓬勃朝气。这是一代共产党人对国家未来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与期待。
“大学生一定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年轻人,要不怕艰苦、敢于挑战、乐观开朗,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当年,总书记寄语青年学子的殷切期盼言犹在耳。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我们唯有将自己的赤子之心与实践相结合,把教育工作具化在每一件小事情上,才能汇集力量,引导新时代大学生一起寻找奋斗的答案。
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在校大学生,告诉青年人要“有实践的能力和勇气”,鼓励他们到基层去,参加社会实践。作为2019年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和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团干部,我深切领会到,搞好实践,“既可以深化课堂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发现很多课堂之外的事情”。
大学四年来,我的假期时间都走在实践的路上。2019年,我赴天津、江苏常州等地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参观调研,与一线工人聊经验,下生产车间看操作,了解新能源汽车生产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用生产实践中获取的宝贵经验弥补课堂知识细节上的空缺。我也曾赴泰国、老挝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地探访,走上中国路、中国桥,走进中国坝、中国厂。
“年轻人,要不怕艰苦、敢于挑战、乐观开朗,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你们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飞上蓝天!” 总书记当年对我们学院空中乘务专业学子说的这段话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大一第一学期,我代表学院参加了2019年浙江省航空服务技能大赛,经历才艺比拼,通过乘务英语汉英互译及客舱情境模拟环节的激烈竞争,最终斩获省级一等奖。短短一个月完成复杂而艰辛的备赛工程,这是很大的挑战。我庆幸自己咬牙坚持下来了,从大赛中收获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增强了顶着压力逆风前行的自信心。
总书记对学院师生的肯定与教诲,是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财富,我将不断挑战自我,为实现蓝天梦、中国梦勇往直前。
研读了跨越三十多年的师生故事,我有三点学习体会:
一是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的故事揭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生从“扣好扣子”到勤奋报国的成长路径。故事中贯穿着实践、基层、调研等关键词。在总书记的指导下,不同时期的大学生们总结出了《正定养鸡养兔产业调查报告》《浅析我国农业土地集中问题》等报告,这为他们更好地走出校门,走好报效祖国的成长路径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是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的故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青春缩影。正定籍同学听从习近平同志召唤投入家乡发展事业,宁德师专学生自带板凳听习近平谈闽东建设,福建省第一位无双臂大学生被习校长破格录取,这些都是国家发展与大学生成长的高度融合。
三是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的故事是激励新时代中国青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生动教材。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曾寄语赴福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北大30多名同学:“年轻一代应该结合中国的特点把握好自己的路,否则只能牢骚满腹、空悲叹。”这一段段跨越时空的师生情成为激励我继续成长的生动教材。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说“应该多创造机会让青年学生们认识社会,在实践中把握自己”这句话,触动很深。这让我想起一年来全国青马工程的系列实践培育体系,给了我太多实践机会去了解社会、磨砺自身、增长本领。
正如总书记所说,“只有到社会中与群众打成一片、扭到一起后,产生了社会责任感,才能获得真知灼见”。2013年我加入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我时常与老教师们聊天、向他们请教;主动到学生家中家访;每天全力做好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各项工作。那365天的实践奋斗,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我、支撑着我。
今年疫情期间,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济源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累计参与济源市公共区域消杀,中小学教材分发等志愿服务工作60小时。
“年轻一代应该结合中国的特点把握好自己的路”,总书记的这句话给明年毕业的我一个明确的指引,那就是要把自己的成长融入时代和国家发展之中。
总书记说,由大学生到基层行政人员的转变过程中,要 具有忍耐力、直觉力和行政力。2018年大学毕业后,我选择 284到基层工作。两年时间,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与老百姓“零距 离”接触。当老百姓敲开办公室的门,就对我们充满信任和期 待,我们能做的就是耐心倾听、温馨沟通、全力解决,把每 一件他们关心的事做好。作为95后的新青年,今后我一定争做基层好干部,用 责任和担当描绘自己的青春色彩。
1990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同北京大学实践团的谈话中勉励青年大学生,“立志高远,多读书,多到基层磨炼”。我的志向就是争做新时代堪当大任的中国青年,为祖国和人民奉献无悔青春。
在学校里,我多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学校的三下乡活动中,担任历史学科教师,为中学生答疑解惑;在中蒙博览会上担任秘书处志愿者;我还成为网络文明志愿者,积极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贡献力量。作为班级的团支部书记,积极配合老师推进“班团一体化运行”“三会两制一课”等制度规范运行,组织团员参加“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团日活动。
作为青年大学生,只有立下远大志向,努力学习,才能真正在新时代这个大有可为的舞台上大有作为。
在学习《习校长破格录取身体残疾的我》后,我对黄道亮同志的事迹有着强烈的共鸣。2016年,我考入了我们盲人圈的“清华”——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是党和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和健全人一样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所以我更懂得感恩和奉献。
大学期间,我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组织本专业的视障学生前往火车站、公交巴士公司、养老院等地去做志愿服务。同时我还是一名盲文图书馆的图书助管员,每周末为视障同学服务,帮助大家调试助视设备,查找书籍,有效提高了视障学生的阅读量。
今后,我要尽自己更大的努力去回报这个社会!
看了《习书记邀请我们返家乡搞农村调研》这一专题采访,我从中感悟学习到了前辈们的经验。
2019年12月份,我参加了贵州省“黔青英才”第六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乡计划”助力项目,来到家乡——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极贫乡镇大营镇做调研。由于是第一次做调研,开始有些不知所措,在团队的努力下,最终克服了困难,完成了调研。
总书记提出,要根据调研实际情况做出实际决策,先把农业的状况摸清楚,做好农业调研。现在想想,我们当时在家乡的调研还比较“单纯”,到达目的地就由领导带着我们到各个生产基地会面各个负责人,简单了解情况。因为我们与当地村民都不熟悉,有时会存在沟通困难的问题。“别人不欢迎你,你让别人欢迎了,这也是长本事。”总书记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总书记曾经来到我院学生社团活动中心,勉励大家“要珍惜学习环境,在学生中也要起到带头作用”。我是一名大学生退伍士兵,两年前重返校园,加入了学校退伍军人社团并担任了会长。在学校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是引领校园新风尚。我和“战友们”在课堂上奋勇争先,志愿服务中模范带头,重大赛会中冲锋在前,校园活动中扬帆启航,在学院的各个角落都竖起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二是努力践行中国梦。我们退伍不褪色,坚持进行日常体能锻炼,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培训,抓住各类舞台展示机会,展示身份和责任担当,提升综合素养。
当年习总书记谈论到育英学院的校训时引经据典:“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无形之中深深影响着育英人。
两年前,我带着“自惭形秽”的高考分数和“卧薪尝胆”的不甘心走进育英校园,但是育英校园的阳光、自信和丰富多彩彻底“治愈”了一度沮丧的我,来自领导和老师深切的关爱和指引,学姐学长们神采飞扬、意气风发,还有各种舞台和机会纷至沓来。我参加了团学干部竞选,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抓住每一次展示和锻炼的机会。渐渐地,我从最初的茫然、踌躇变得有自信、有底气。现在的我获得了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省政府奖学金等荣誉,担任了分院团总支副书记,还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
总书记提到,许多同学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切领悟 到一种社会责任,既有几分压力,更添学习动力。大一的暑 期支教活动让我开始真正了解什么是扶贫和教育,真正感受 到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师范生, 我们不仅要读好课本上的书,也要读好社会这本书;我们不 仅要教学生读好课堂上的书,更要让我们的学生去读好社会 的书。
细细品读《习书记给我们讲述“浙江精神”》一文后,感 288 触颇深,因为自己是来内地求学的台湾学子,在浙江生活的 十多年里,自己的习性与情感早已与这片土地彼此相融,浙 江精神也始终贯穿于自己的言行之中。身为浙师学子,我理 应将肩上担负的这份“不畏艰辛、开放图强”的使命传承下去。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一个青年都有不同的使命, 要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无论学校教育,还是青年自身学习, 都要与社会接轨。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只是学习,教育的最终 目的不止步于教育,只有与社会接轨,把教育和学习成果转 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实现其价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我读完专题 报道后最深刻的体会,如果想要了解事物的本质,就必须自 己亲力而为。身为一名空乘专业学生的我,学习了总书记的 教导后,我要励志成为一名优秀的空中乘务员,用所学的知 识,去捍卫旅客的安全,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
作为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未来岗位是站在民航工作前 线,当危难发生时,我们不能靠“拍脑门”的直觉去执行操作, 而应该在平时学习专业知识时稳扎稳打,用知识和技能去培 养准确的直觉力。
当年习书记来学院视察和指导工作时,我还是一名刚踏 入工作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总书记对学院师生的勉励给我 留下深刻印象,激励着我对教育理想的坚持和创新发展。作 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感悟到必须牢记立德树人的职责 与使命,要从加强自身品德修养上下功夫,以身作则、行胜 于言。教师是培养人的职业,更是一项事业,需要有匠心情 怀,还需要有瞭望未来的视野、迎接未来的能力和信心。
作为这组系列报道的采访组成员之一,我深深感到十七 年来,一届又一届育英学子已经将总书记当年在学校社团活 动中心留下的谆谆嘱托牢记在心并不断传承,它已经成为育 英青年骨子里的红色基因。我们一定要继续牢记总书记对育 英青年的殷切期望,服务育人大局,沿着党的指引方向继续 前行。
作为见证者,每每想起总书记对学院的“三个不错”评价, 就心潮澎湃。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要始终牢记竭诚为育英 学子服务的初心,凝聚和引领育英学子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 托,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用青春和朝气谱写新时代发展篇 章。
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一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 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磨练自己,达到知行合 一;引导他们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全面发展,把习近平总书 记对育英学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殷切期望不断传承下 去。
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学子指明了具体的学习路径和成 长的方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教师的使命,也是我的初 心。教师要始终对课堂怀有敬畏之心,牢固地树立以人为本 的思想,每时每刻把学生的尊严和权利、自由发展看得高于 一切,尊重他们的思想,尊重他们的人格,成为他们的良师 益友;教师要对职业怀有追求之心,教书育人是一个长期的 过程,必须有一个永无止境的追求。
学习了《习书记来到学生社团活动中心》后,心中充满 力量。作为学生干部,我要加强自我修养,努力做到“明大德、 守公德、严私德”,在关键时刻彰显青春担当。实干是最有价 值的担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参与了 12355 青少年 服务平台的工作,为青少年提供力所能及的心理帮扶,为复 291 工复学尽了微薄之力。
浙江大学学生红船精神研究会会长 生物系统工程和食品科学学院 2017 级 耿昊
我曾先后前往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南浔区挂职锻炼。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充分感受到了浙江基层干部群体的 “浙江精神”,这也督促我立志做浙江精神的继承者和创造者。从校园走进基层,我的目光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书籍,更 眺向社会这本“书”,感受到身体力行的成长力量。
总书记不止一次地公开表达他对于我们青年学子的殷 殷期望,要我们创新争先,走在时代的前列。对于我们工科 生而言,要立志在关键技术领域攻坚克难。时代培育了我们, 我们也将开创新的时代。
认真看完《习书记来到学生社团活动中心》,我思绪万 千。两年里,从学院学生会的干事到主席团成员,我始终坚 守心中信念,积极向上,坚持小事做稳,大事做好。面对“如 何做好一名学生干部”这个问题,一步步摸索、一步步探究, 努力在实践中提高自己。与此同时,我积极参加文秘专业的 292 比赛,学习专业技能,并将技能与实践相结合,挑战自己, 在专业比赛中为学校赢得荣誉。
总书记曾说,“求是精神”是浙大人“以天下为己任、以真 理为依归”崇高追求的高度概括。大四时我选择加入了研究生 支教团,我深知在这片土地上更需要发扬“求是精神”。半年 来的经历不仅加深了我对祖国西部的了解,更坚定了我为祖 国贡献青春的决心。
去年暑假我参与了前往浙江丽水进行的反邪教暑期社 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多次深入基层,实地调研。浙江精神的基础之一就是“勇于创新、讲求实效”。我们不能 只是躲在大学的象牙塔里“纸上谈兵”,而是要“干实用之事, 做实用之学”,深入基层去实践和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大胆 创新、勇敢前行。
总书记说,希望大学生不仅要读好课堂上的书,也要读 好社会这本“书”。去年暑假,我前往贵州台江和云南景东等 扶贫基层第一线,真实了解了扶贫现状。这次实践经历,让 我体会到基层能让我们了解国情,能磨炼我们的意志。同时 293 基层也需要大学生,为当地的发展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注重勤学的同时,也应注重力 行,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我在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过 程中,收获了肯定和认可,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激发了学习 动力,让我更加注重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为社 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在将来的职业规划和就业选择中,我要将浙江精神用于 我所学的动漫专业中。在工作中,讲求实效,全身心投入创 作之中。我想在动漫之中传承浙江传统文化,让中国动漫产 业蒸蒸日上!
总书记要求大家实实在在地调查研究,为家乡作贡献。只学不用相当于纸上谈兵。返家乡搞农村调研是一个学习的 过程,也是运用知识的过程和自我提高的过程。通过参加暑 期三下乡活动,真正步入乡村做调研,收集民意,我切实感 受到党和国家对群众的关怀,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对坚决打 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为我树立的价值观增添色彩、也更加 坚定了我的理想信念。
习书记说过:“农村迫切需要大学生,农大学生同样也离 不开农村”。虽然我不是一名农大的学生,但这句话令我感触 颇深。我来自农村,生于农村,也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我希望学业有成之后回到家乡,用自己所学为家乡出一份 力。
地址 : 吉林省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福祉大路1016号 | 邮编 : 130122 | 联系电话 : 0431-84535002
©2017-2024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