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吉林省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福祉大路1016号 | 邮编 : 130122 | 联系电话 : 0431-84535002
©2017-2024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All Right Reserved.

总有一些事会让人失去理智,明明知道结局却总想着奇迹。付出更多之后得到的却是和开始一样的结局。有些许失望,但不会后悔。人总会为了一些事奋不顾身,但失败的结局、灰白的心情,只能泡在生活的苦酒里,慢慢饮。这些让人失去理智的事都离不开一个字——情。亲情、爱情、友情,这些能过超越是非利益的伟大力量。不要嘲笑他人对这份力量的珍惜。假义好寻,真情难觅。今天就跟着我在东野圭吾的《沉睡的人鱼之家》中找寻一份母爱的力量。
谈到东野圭吾,相信熟悉的人都会想到死亡、凶手、谜题等词。作为一名成功的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作品通常叙述简练凶狠,情节跌宕诡异,擅长从极不合理之处写出极其合理的故事,常常令读者细思极恐的同时又对作者的功力之深感到骇然。《沉睡的人鱼之家》这部作品,也有一个关于“死亡”和“生命”的故事,但没有凶手,却是一个更残忍、更恐怖,绝望到令人窒息的情景。一副被抽空灵魂的尸体,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活死人”。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闭着眼睛,像睡着了一样。像一条美丽的人鱼睡在礁石上等着初阳的唤醒。
熏子的女儿瑞穗因为意外溺水被医生判定为接近脑死亡。本来决定和丈夫和昌离婚的熏子感到彻底的绝望。医生建议熏子捐赠女儿的器官帮助江腾夫妇的孩子,夫妻俩都同意了。然而在第二次判定的时候,女儿瑞穗的手动了一下。一下子,熏子好像和女儿心灵相通一般,仿佛听到了女儿对自己说“妈妈,我不想死。”熏子作为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爱和愧疚一下子全都爆发了出来。她拒绝第二次脑死亡判定,拒绝进行器官捐献,拒绝帮助和他们一样可能面临丧子的江腾夫妇。在母亲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女儿还活着。女儿的心脏还在跳动,她只是睡着了而已。脑死亡算什么,这也不是简单的应激反应,她就是活着。熏子决定继续进行延续女儿的生命。这样的一个决定,不可能得到每一个人的理解和支持,并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未来的日子里,熏子用自己生命熬出一个本就虚无的幻想而已。熏子不顾任何人的反对,用着老公公司中的高新科技手段让瑞穗摆脱呼吸管,并且用电磁的手段控制着瑞穗的身体,让她进行着正常人的自由活动,以此保持瑞穗的肌肉正常没有松弛。一开始需要有两个人一起照顾瑞穗。因为要一直有人在她身边照看,不能出现一丝差错。因为瑞穗是一个十分脆弱的小女孩儿,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出现淤青。瑞穗的母亲看来,再辛苦也是值得。因为在熏子心里,女儿是还活着的。这些是应该的。熏子对于女儿的爱超越一切。
本就是自欺欺人的行为,能理解熏子的人很少。丈夫和昌一直支持着妻子的,作为一个本就不算合格的父亲,他还是深爱着自己的女儿。他支付了瑞穗治疗需要的高额费用,并且提供了自己公司的最新技术帮助熏子完成女儿复活的愿望。和昌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对还是错,虽然和昌自己也不相信女儿能够活过来,但这样的做法又有什么对错之分呢,很难说。陪着妻子,看着“活着”的女儿渐渐的长大,长出头发和指甲,看着妻子帮女儿穿上漂亮的衣服,和女儿聊天。和昌看着女儿在现代电磁技术的帮助下做出各种动作,仿佛女儿真的只是睡着了,她还活着。
熏子的儿子说:“其实姐姐很久以前就已经死了。”熏子勃然大怒。熏子已经从动摇转为了偏执,她甚至用自杀的方式逼迫亲人和警察承认瑞穗没有死。熏子把女儿当成了一个“瓷娃娃”一般,假想着女儿还活着。甚至让女儿融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让女儿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假如有一个人对你说“瓷娃娃”是活的,甚至还和“瓷娃娃”自言自语。估计你会敷衍几句后立马离开,你一定会认为这个女人疯了。书中的故事也很现实,三年的等待,熏子的努力终究没有成果,奇迹也没有出现。除了熏子,所有人都认为瑞穗只是一具尸体而已。熏子的一厢情愿,也终于在别人的话语中开始了动摇和怀疑。她走上街头,用教师的名义为一个需要心脏移植的孩子进行募捐。在募捐互动中,熏子接近患儿的父母,了解他们,想要通过这种方式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时也是熏子对此前人生的一种告别。
故事的结尾,瑞穗托梦给熏子,熏子最后决定告别女儿,同意女儿进行器官移植捐赠。一个母亲承认自己女儿死亡的那一刻需要多大的勇气。因为决定这一切的远没有这么简单,不是说放下就能够轻易放下的。对于熏子来说,女儿活着就是最大的快乐。承认女儿死亡,却是如挖心剜肉一般疼痛。后来熏子终于想明白了,她觉得自己该做的已经够多了。三年的等待,已经完全从悲痛中醒来。活人不能因为“死人”而活着。坚持的时间是有意义的,是值得的,对一个母亲来说,结局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让机器来帮助一个极其可能脑死的女孩儿,有什么意义?能改变什么吗?沉浸在这个的事情中,是一种无用的做法,是应该选择放弃的。应该选择捐赠器官,至少还能帮到其他人,有什么不好呢?
现在重新细读这本书,甚至会感觉熏子的做法令人感到恐怖。认为这是一种病态的爱。这位母亲在最后的绝望,就好像在一个黑暗的世界里看不到任何的光芒,一种令人感到窒息的绝望。现实中有很多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母爱的力量一次又一次的向我们展现它的伟大。曾经有段话很火“治,家破人亡;不治,人亡家不破。”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对错都是生活。但一个母亲会怎么选择呢?即使没有治好,但是给了女儿生的希望就不会后悔。对熏子来说是一种可以放弃一切幸福的守护。如果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来说。能理解做母亲的感受,能理解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爱。是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丝希望的。不管别人是怎么做怎么看,可这样做的意义在哪里?只是时间的问题,早一点认清事实,接受现实。
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儿子要母亲的心。母亲把心交给了儿子。儿子高兴地跑出门去,却被门槛绊倒了脚,心砰的一声碎了,而母亲的第一句话却是:“儿子,摔疼了吗?”母亲将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
东野圭吾是一个被人忽视的人性作家。《大连日报》对《沉睡的人鱼之家》是这样评价的:“书中充斥着东野圭吾对人生以及人性的思考,感受到东野圭吾前所未有的耐心,对内心世界的完美把握和对人性的深度剖析。小说故事也许是虚构的,但人生却是最真实的。当唯一抓住的希望变成无限延长的绝望,爱是支撑人们坚持下去的信念。坚持和放弃的选择,写得淋漓尽致,坚持的人,内心足够坚定,而那些放弃的人也有他们的理由。不是一道选择题,不是非要做选择的。跟随自己的心走就好,换个角度,或许能理解对方的想法和做法,不管怎么样,最后的结局还算是好的。《日本书纪》中有关于人鱼的记载,人鱼在日本是被崇拜的形象,而杀人鱼被认为会招来噩运。从这里出发似乎可以推测出东野圭吾的想法。
地址 : 吉林省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福祉大路1016号 | 邮编 : 130122 | 联系电话 : 0431-84535002
©2017-2024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