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

校园文化
站内链接
校园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校园文化

防疫情,学工行,德育系统在行动(第二期)

供稿:团委宣传部     供图:新媒体中心     编辑:李立尧     审核:孟晔    日期:2020-02-22    点击量:622



手机时不时的响起一声问候

这声问候会在你慌乱时抚平你的内心

隔离病毒,但并不隔离爱与责任

我院学工系统老师们用自己方式

在关爱着远方的孩子们


1.
学 生 工 作 处——马 丽


【基本信息】

马丽,女,中共党员,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工作概述】

一线战“疫”,做学生的心灵守护者 

疫情阻击战骤然打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负面信息和影响会随着人际传播,产生剧烈的心理震荡,引起全社会的恐慌,高校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防护必不可少。我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马丽同志严格按照《全省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督导检查实施方案》要求,密切配合学院防控疫情的各项措施,及时推出心理援助服务举措,科学防控,阻击疫情。

一、疫情就是命令,开通咨询服务。

1.疫情当前,心系学生,为鼓励学生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立即开通了两部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因在假期,且全城封闭,只能用私人号码作为热线电话,24小时开通。每日睡眠不足5小时,电话就是警报,时刻警醒,随叫随到。

2.开通 “人文心语”QQ号线上咨询及3345253202@qq.com邮箱咨询服务,并保持24小时畅通。

二、防控就是责任,加强心理引导。

1.时间紧,任务重,为提升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防控初期即制定了《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心理防护预案》,其中包括“疫情”发生后可能出现的应激反应以及应对措施。

2.开通“人文心语”微信公众平台服务,推送关于科学缓解焦虑的心理调试办法、提高自身免疫力等文章,倡议大家一起行动,保持平稳心态,健康生活。

三、务实就是担当,强化心理服务。

1.截止至2月18日,电话热线、线上咨询及督导近90余次,推送相关文章阅读量近5000人次。

2.积极参加国家和省内组织的线上心理服务人员培训,提高自身心理危机干预能力。

3.新型冠状肺炎防控阻击战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为打赢这场疫情战,将开设“健康心理小课堂”,停课不停学,以“键对键,线连线”的方式通过各班心理委员向学生介绍心理疏导技术,精准掌握学生的最新动向,确保将学校的关爱传递给每一名学生。

作为一名心理健康工作者,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做好同学们的心灵守护者,做好学院的心理健康警卫员,守护好校园这一片净土。


2.
工 商 管 理 系——李 金 秋

【基本信息】

李金秋 ,女,中共党员,工商管理系团委书记、2016级辅导员。

【工作照片】

【工作概述】

防疫工作期间,李金秋同志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认真学习领会省、市疾控和教育部门的相关防疫精神,扎实落实我院防疫工作具体部署和工作要求,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恪守本职工作,脚踏实地,为防疫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一方面:立足学生。针对231名大四学生,建立35个防疫工作小组,保证了学生联系的全员覆盖。坚持每日早晚汇报制度,全面掌握学生区域流动和身体健康监测情况;坚持在学生群组内及时发布防疫文件精神和相关宣传内容,正向引导学生以健康积极的态度面对疫情;坚持每日个别关注疫情严重省市的学生和因工作需要返岗隔离观察的学生,鼓励学生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勇敢的渡过暂时的难关。截至目前,231名大四学生有95%的学生坚持安心在家抗击疫情,全员健康,无疑似确诊病例。

另一方面:积极响应团中央和我院团委的防疫工作要求,暂停所有寒假社会实践的同时,倡导全系青年学生根据自身实践,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有组织的参与当地党和政府的防疫志愿者工作,截至目前我系共有17名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我系学团利用微信公众“志汇工管”平台,对优秀的志愿者进行宣传,选树典型,引领全系学生结合实际为全国防疫工作贡献力量。

该同志目前怀孕31周,爱人在吉大一院消化内科工作。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鼓励爱人报名一线的“发热门诊”工作。爱人为了她和孩子的安全着想,工作期间在医院隔离不回家。该同志以乐观的态度鼓励爱人,坚持照顾自己,不给爱人拖后腿。


3.
制 药 工 程 系——罗 佳

【基本信息】

罗佳,女,中共党员, 制药工程系团委书记、2019级辅导员。

【工作照片】

【工作概述】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全国人民喜迎春节的时候,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正在悄无声息的向我们走来。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的教师们虽然没有在艰苦的一线与病毒进行抗击,但他们仍然在寒假期间坚守岗位,身体力行,力求每一名同学身体健康,不给祖国添麻烦。在这些人当中,制药工程系的团委书记、2019级学生辅导员罗佳老师也在学院的带领下不分昼夜的工作忙碌着。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绵薄之力。1月20日的一篇《深圳8例肺炎观察病例正在隔离》的报道触动了她敏感的神经。紧接着在1月21日她向全体19级学生发布了一条信息中这样写道:

温馨提示:最近有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容易引发肺部疾病。同学们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注意个人卫生,尽量不要吃活禽,出行尽量带口罩。做好防护。无需回复。

 1月22日她与19级主要班级干部召开第一次网络电话会议。会议中要求班级干部做好班级联络网建设,统计好班级同学的现在所在地、身体情况以及做好假期规律生活、自主学习的工作安排。

1月25日学院正式下发关于疫情的紧急通知,在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制药工程系德育办主任的带领下,罗佳老师扎实的开展了更为细致和系统的各项统计和宣传工作。

她与班级主要干部共同制定了《疫情期间19级学生的日常管理制度》。此项制度中要求对所管辖的学生每天进行全面自查,重点排查,对学生的身体状况(体温),现实所在地等信息进行全面登记,掌握每天学生的行动轨迹并及时更新。每三天要召开一次干部电话会议,重点解决一些在工作中的困难和难题。针对19级学生中居住在湖北等重点疫区的同学,她亲自电话或微信联系,了解学生情况,掌握他们的情绪状态,并为他们的紧张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通过电波给学生送温暖。

她根据官方每天更新的最新疫情情况向同学们进行宣传,指导学生会干部坚持每天更新系公众号平台“疫情专栏”内容。并发挥学生会干部力量,对全系学生发出呼吁:

疫情期间,呼吁同学们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到人流密集的地方聚集,在家勤洗手,多通风,科学防疫。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不信谣不传谣,科学防疫靠大家。制药共同齐动、疫情定可防控,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她还向全体团支部同学倡议,鼓励团员同学们要像一线“战斗英雄”学习,积极投身支援社区志愿者工作。

截止到现在,她所管理的19级学生无一人生病,所有同学都响应国家号召留守在家共同抗疫。已有2名同学投身于志愿奉献岗位上工作,近10名学生已经到社区登记并等待分配工作。


4.
自 动 化 系——刘 杰

【基本信息】

刘杰,男,中共党员,自动化系2019级辅导员。

【工作照片】

【工作概述】

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在湖北武汉爆发,并且迅速蔓延至全国。当然,全国上下也很快地进入了疫情防控的工作。作为中共党员,不能忘记当初在党旗下的庄严宣誓,在此紧要关头,自动化系辅导员刘杰同志深入疫情防控工作中,走进社区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在本次疫情防控中,社区防控可能一定意义上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是钟南山院士的建议。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刘杰同志所处的地区也进行了相当紧张的防控工作:对市区内所有社区进行封闭式管理,限制人员出入,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病毒的传播。刘杰同志随行社区公职人员以及志愿者大力配合政府工作,做好本区域的疫情防疫:在规定的地点设立卡点,并封锁小区各个出入口,只留出固定通道;通知并联系小区居民到社区办理通行证,只有手持通行证才可以进出小区,并且限制出行次数;每天为小区楼道消毒。这些都是刘杰同志担任志愿者时的工作。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相信在全国人民以及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和全体医务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渡过这次难关。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5.
机 械 工 程 系——范 悦

【基本信息】

范悦,女,中共党员,机械工程系党总支书记、2016级辅导员。

【工作照片】

【工作概述】

她既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的“妈妈”。疫情发生后,她时刻牵挂着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们的每一句“收到”和“平安”都让她安心,也让我们的学院安心。

一、坚守岗位,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她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和学院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她以身作则,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和机械工程系党政班子一起,建立本部门疫情防控相关制度。建立辅导员疫情工作专群,学生党员疫情工作专群,年级、班级疫情工作专群,引导广大师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院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并及时传达学院关于推迟开学、严禁提前返校、摸排学生等通知、信函、问卷调查等,及时将教育部、吉林省教育厅、学院关于疫情工作布置和致学生及家长的信涵等信息第一时间传达到师生手中。同时不管每天工作多忙多累,她都坚持每周一次学生党员骨干视频电话会议,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全院师生一起,为共同打赢防疫战而努力着。

二、全面深入学生,沟通疏导并举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她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她每天保持24小时在岗在线,关注学生工作专群和学生群的每一条信息,严格落实学生安全日报告制度,教育学生对生命负责,对社会负责,如实上报自身健康状况,不错过任何学生的求助信息。对于熬夜就头疼的她,仍然坚持每天将自己休息时间调整在晚上12点以后休息,将自己的手机铃声调至最大声。她既是一位严师,又像是是一位慈母,在严格执行学院对实习工作通知要求的同时,给予毕业生无私的关心和爱。她对毕业生进行分层指导和管理,对于已就业的学生,严格出省工作请示审核制度,并反复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沟通,延缓学生出省时间。同时提示用人单位时刻关注在公司工作的每一名学生身心健康,对学生进行每日体征记录,对在家未返回岗位的学生定期发送疫情简报,帮助学生及时获悉当地疫情状况。对未就业因疫情在家的学生,她时时在线提醒增强防范意识,做好自我和家庭防护,要求毕业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做好撰写毕业论文和关注网上用人单位信息,为疫情过后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人与人被疫情隔离,心与心已连成一片天”。在疫情摸排过程中,她了解到毕业生李同学,因疫情无法出去找工作,每天呆在家里又因与家长缺少共同语言,进而与家长不说话,忧郁,心情突然变得很暴躁,甚至不断和家长发脾气,为此他的母亲哭了好多次。她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通过电话给予李同学更多关爱和心理梳导,耐心倾听他的心声,缓解他内心的焦虑,排解他的愤怒情绪,做到精准关爱,同时,她还积极与几家用人单位接洽,向用人单位推荐李同学就业,解决他内心深处因就业难产生的心理压力。因家庭贫困春节期间都没有回家过年而一直在长春打工赚取新学期生活费的大三王同学,她了解情况后,为保证学生身心安全,要求他停止工作的同时,和学生支部党员一起,给予王同学提供了必要的生活资助,帮助他度过眼前难关。

为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她为学生们收集整理官方网站学习资源,分享疫情防控知识学习平台,实行每日疫情防控知识学习和宣传制度,通过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对疫情预防知识进行在线指导和学习。向学生分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范科普知识问答》等疫情防控知识,推荐 “抗击疫情安心行动”面向全国心委与广大学生的20场系列公益讲座,引导学生关注官方媒体的信息发布,做到科学理性看待疫情,不信谣、不传谣,科学防护,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做学生思想的引领者。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她始终坚持“做最好的自己,帮助更多的人”。疫情期间,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实践课。


6汽 车 工 程 系——刘 宁

【基本信息】

刘宁,男,中共党员,汽车工程系党总支书记,2018、2019级辅导员。

【工作照片】

【工作概述】

每日摸排学生状况,每日问候重点学生,每日关注疫情数据,每日转发官方信息,每日上报疫情报表......这是汽车工程系辅导员刘宁每天“一日三餐”、“家常便饭”。作为一名辅导员,在这场战争中当好学生的贴心人和主心骨,把使命写在行动上,把担当落在岗位上。

虽不身在抗击疫情的一线,他却是战“疫”期间学生的思想引导员、信息统计员、心理疏导员和学业指导员。面对疫情的突然来袭,他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高效开展学生动态摸排工作,确认每名学生的具体情况;他通过向汽车工程系微信公众号推送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关注疫情,带头做防控知识的传播者,疫情谣言的制止者;鉴于大四毕业生流动性较大的特点,在他的推动下,充分调动了系内教师力量,全体教师对上级要求落实、返岗工作、就业困惑等方面加强对毕业生点对点的引导;他还组织学生骨干,成立班级防疫线上工作小组,实行学生健康“日报告”、“零报告”,精准定位每名学生情况,组织学生每天在线打卡,直到看到“全部健康”他才能安心。

他的手机仍然保持24小时畅通,随时待命,这个习惯已经延续13年了。在这次防疫阻击战中他更是做到了随叫随接,保证工作赶上变化。近期,学校延迟开学线上教学工作正在周密的部署,他及时将各项安排及时发送给学生,并切督促学生及时关注好各门课程的学习计划,做好课程的预习工作,引导学生合理规划时间,充分用好线上资源。同时,作为思政教师,他还积极准备一门线上课程的授课工作。

乌云遮不住阳光,疫情挡不住春天。我们看到了他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对辅导员岗位职责的担当,在点点滴滴之间,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希望疫情过后,每一名学生能平平安安的回到校园开始新学期的学习。


7.
艺 术 设 计 系——

娄 旸

【基本信息】

娄旸,男,中共党员,艺术设计系2017级辅导员。

【工作照片】

【工作概述】

在今年除夕的前一天,一场没有硝烟战“疫”突然打响,武汉封城,各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接连迅速启动,救援工作紧张开展。国家在行动,政府在行动,学校在行动,每一个辅导员都在行动。

疫情突发时,正值寒假期间。学生与辅导员相隔千里,面对这种情况,身为辅导员可以做一些什么呢?怎么能既温暖人心又把防控疫情工作落到实处。

1.用信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

随着疫情的爆发,各种各样的真假消息接踵而来,作为辅导员就要为学生辟谣虚假信息,巩固学生的思想防线,稳定学生的慌张情绪。每日分享正规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做好网络舆情与舆论引导工作,做好疫情典型事迹、典型服务案例的宣传工作,积极传递正能量。

2.用细心做好学生的数据统计

疫情就是集结号,防控就是军令状。面对突发疫情,辅导员最牵挂的就是每一名学生,首先通过电话、QQ、微信等新媒体形式,对学生寒假期间去向进行一对一排查,每天实时动态把握每一名学生的健康状况。

3.用爱心做好学生的心理安抚

危难时刻显本色,大事难事看担当。随着疫情的逐步发展,学生们的心理也出现了一系列变化。辅导员第一时间,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通过系内公众号和微信群、QQ群分享《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心理防控手册》,宣传本系的疫情防控志愿者,开展“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等爱国主义教育,号召艺术设计系同学结合专业特点为抗击疫情设计宣传海报,把对党和国家的信心融入学生的思想中,引导学生爱党爱国,践行新一代学习强国的责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行动肩负起时代赋予辅导员的使命和责任,把学生的身体情况放在心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学生心连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


8.
 工 程 管 理 系——邹常健

【基本信息】

邹常健,男,中共党员,工程管理系2017级辅导员。

【工作照片】

【工作概述】

2020年1月25日,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有效防止疫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吉林省人民政府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应急响应。在学院的组织号召下,辅导员老师都积极投身战“疫”,工程管理系17级辅导员邹常健便是其中的一员“猛将”。

“我的疫情防控第一项工作是从一通给学生的拜年电话开始的”。刚参加工作的小邹老师这样说道,工程管理系唯一一个武汉籍的学生就在他的年级,因为疫情统计工作需要在大年初一的时候打电话做疫情排查,他考虑到如果电话开始就问学生身处疫区有没有被传染,会让学生甚至家庭都陷入恐慌,一个“拜年”电话,是工程管理系德育办学生工作贯彻学院“以人为本”理念的最好体现。

灾情即是命令,如果说在春节期间打电话被学生和家长挂断是工作性质所致,那及时统计更新庞大的学生数据就是辅导员疫情防控工作的难点所在。邹老师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在年级群里转发省里、院里和系里的通知以及各主流媒体关于疫情的报道,安抚学生紧张情绪,警醒学生重视疫情,呼吁同学们不要出门在家做好隔离。为了及时联系掌控学生情况,邹老师于1月31日建立了所在省份疫情突破70例学生身体健康监控群,要求学生每天都要上报自己的身体情况,三十二个学生的回复情况他每天都会细细检查。群里的学生开玩笑说:“如果半夜被归属地北京的‘诈骗’电话惊醒,不用想肯定是忘了在群里回复。”

邹老师还有一块“心头肉”。他有一名湖北籍的学生陈同学参加了防疫志愿工作,志愿工作的繁重和危险性使他日夜惦记着这名学生的身体情况。每到陈同学参加志愿工作,他都要等着这名学生到午夜互道晚安,守望着自己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出事,是他的心声,也是无数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线的学生工作者的心愿。

抗击疫情的战争尚未结束,每一位学生工作者的工作还仍需继续。在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的未来,像邹老师这样,默默无闻却不曾抱怨过的基层党员仍旧会继续散发自己的光和热,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死战不退,守护自己的孩子们,守住校园这片净土,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与责任老师们在这次疫情中
同样为学子们上了重要的一课

人要有爱、有责任感

我们相信疫情的乌云终会散去

爱与阳光不会迟到

春暖花开之际

是我们欢笑相聚之时

地址 : 吉林省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福祉大路1016号 | 邮编 : 130122 | 联系电话 : 0431-84535002

©2017-2024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