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

校园文化
站内链接
校园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校园文化

诗词韵中贺元旦

供稿:媒体运营部     供图:新媒体中心     编辑:郭子琪     审核:孟晔    日期:2025-01-01    点击量:48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岁月荏苒四季轮转转眼便又是到了彩灯高悬的年首值此佳节谨以诗词之韵观古元旦之风俗

                                               贺岁礼 

      元会(魏)曹植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尊卑列叙,典而有章。衣裳鲜洁,黼黻玄黄。清酤盈爵,中坐腾光。珍膳杂遝,充溢圆方。笙磐既设,筝瑟俱张。悲歌厉响,咀嚼清商。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娱,乐哉未央。皇室荣贵,寿若东王。

  古代元旦宫廷有贺岁之礼,规模宏大而隆重。如陈思王曹植的《元会》一诗所描绘的便是古时朝会的胜景。诗中详述宴会的有序、服饰精美、美食佳酿等场景,渲染了乐声悠扬的氛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祈愿,辞藻华丽,尽显欢娱。

元日观朝(唐)厉玄玉座临新岁,朝盈万国人。火连双阙晓,仗列五门春。瑞雪销鸳瓦,祥光在日轮。天颜不敢视,称庆拜空频。

至盛唐,元旦朝会之俗成了旷代之举。《元日观朝》一诗尽显元旦朝会的恢宏气象。新岁之时,玉座高临,万国来朝,场面壮观。双阙被火光照亮,五门满是春日气息,瑞雪、祥光相衬,而众人不敢直视天颜,频频拜贺。短短几句,让我们仿佛置身那庄重又喜庆的元日朝堂。

                                               贺年迎春

     元旦试笔(明)陈献章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遣草茆知。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元旦是人们辞旧迎新、互相祝贺、重新构思新生活的时光。明代诗人陈献章的《元旦试笔》描绘出一幅充满烟火气与希望的元旦画卷。首联展风云庆会的宏大之感,而后写邻里备酒、稚子欢歌的温馨日常。“老去”“春来”之句,感慨时光又迎新岁,盼花好景美。江楼笛音,更添悠然韵味,尽显元旦喜乐情长。

     新雷(清)张维屏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清代爱国诗人张维屏的《新雷》诗,虽未用“元旦”“元日”等词汇,却以元旦为题材,写出了人们贺岁、迎春的喜悦。寒尽之时,春已悄然孕育,那千红万紫皆已备好,只等新雷炸响开启新春。就如元旦是旧岁新岁交接点,全诗蕴含着对美好未来的殷切盼望。

团圆

  新年作(唐)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亲人好友团聚是沿袭多年的新年习俗,这对客居他乡的游子来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新年作》满是羁旅之愁与岁时之叹。新年本是团圆时,诗人却独在天涯,思乡心切,不禁潸然。“老至”“春归”对比,尽显落寞。岭猿、江柳相伴,更衬孤寂。诗作中句句是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虽用词平白,但自有一股悲凉之意。愿世间所有的团圆,都不必跋山涉水相见。 

常盼团圆在此刻,总待欢聚于此时。在此,祝福人信学子,历添新岁月,依旧是少年!

 

地址 : 吉林省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福祉大路1016号 | 邮编 : 130122 | 联系电话 : 0431-84535002

©2017-2024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All Right Reserved.